【2023】松下S1怎么样?松下S1R、S1H怎么选?松下S1配什么镜头?
进一步区分,S1R专为照片拍摄而生,强调高像素带来的细节优势;而S1H则聚焦于视频拍摄,支持6K 24P的高清视频录制,配备了出色的散热系统和双原生感光度,能有效降低高光环境下的噪点,提升画面纯净度,尤其适合专业视频拍摄者。
选择松下S1R。松下S1是两款相机中更加全能且配备更强大视频功能的2400万像素机型,而S1R则是身价更高的4700万像素旗舰级高像素机型。松下S1R和松下S1重量相比,差了-123克,这成为长途远行中的一个很大的优势。
事实上现在的高像素机型控噪基本差不多,松下S1R在机身上,并没有提供JPG的降噪选项,而且相比于其他家,松下在JPG降噪算法上算是中等水平,因此S1R可能在RAW文件上会获得更好的高感表现。其实画质是多方面的,单看控噪说明不了什么。
很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下面来说说我的观点,出发点仅建立在完全视频拍摄需求基础上,对于拍照有需求的朋友,可以更多的倾向α7M3,但若有深度视频拍摄需求的。
还不错。松下S1R是一款专业级别的全画幅无反相机,拥有高像素、高画质、高性能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拍摄婚礼等重要场合,松下S1R搭配高质量的镜头可以获得更好的画质和细节表现。
佳能全画幅微单好用吗?手感怎么样?
佳能的微单主要分为全画幅微单,也称之为专微,和非全画幅微单。
其全天候三防机身设计,无惧户外恶劣气候,让摄影人在多变的自然环境中也能保持拍摄热情。全合金机身结实耐用,确保了设备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松下S1R配备的EVF电子高清取景器,为用户提供了清晰、流畅的观景体验,无论是静态照片还是视频拍摄,都能捕捉到细腻的细节。
松下S1R和S1RM的区别在于发布时间、最大像素和传感器尺寸。松下Lumix DC-S1R是在2019年2月发布的相机,而松下Lumix DC-S1RM是在2022年6月发布的相机。其次,松下Lumix DC-S1R的最大像素为47.0MP,而松下Lumix DC-S1RM的最大像素为187.0MP。
市场份额减小,核心技术老旧。根据查询公开信息显示:松下s1r停产一是市场份额不断被中韩等公司蚕食,二是核心技术老旧,无法再给产业带来优势。
松下s1r缺点太多只是网上,实际还是不错的。
松下s1r和s1h怎么选
松下s1r和s1h怎么选?选松下s1r 松下 SIR产品外观很硬朗专业,产品做工坚固,结实,拿在手上很有份量功能按键很多,很直观,镜头的阻尼柔顺舒服。充电大约半小时左右,电量达到百分之百,装上预先准备好的SD卡,拍出的风景,感觉色彩鲜艳自然,锐利无比,开到大光圈后,焦外虚化的恰到好处。
技术老旧:相机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新的功能和性能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松下S1R相机的核心技术相对老旧,无法再给产业带来竞争优势,公司就决定停产并专注于开发新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松下S1R 松下S1R是松下S系列中的一款高像素相机,它具备非常强大的性能表现,同时兼顾了高像素和高解析力的表现。这台相机的像素达到4700万,因此对于用户来说可以带来非常丰富的细节。另外,松下S1R搭配的是L卡口,L卡口是松下、适马和徕卡共同开发的,因此三家的镜头也可以相互搭配使用。
另外,防抖功能可以让我们用更低的快门速度来进行创作,比如手持满门拍摄等,进而减少我们出门携带摄影附件;最为重要的是,搭载防抖功能的数码相机还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比如“抖像素”,目前索尼α7R IV可通过抖像素的功能实现最高2.4亿像素的照片,松下S1R可以实现1.87亿像素的照片。
体积更大,松下新全画幅视频微单不支持8K
之前我们从LRumors那里获得消息,松下将会在5月31日,也就是本周五发布一款全新的微单相机CineLumix。消息中指出,这台微单的体积将会比SS1R更大,为了更好的散热。另外近日有新消息表明,CineLumix不会支持8K视频的录制。看来关于松下8K视频的消息需要等到年底或者明年初了。
松下cmos是谁提供的?松下cmos大部分是索尼提供的。目前松下的M43画幅相机多半应该还是由索尼供货。TowerJazz此前主要给徕卡的相机提供CMOS,因而更多的业务在全画幅的图像传感器上。
在镜头群方面,S5和新出的20-60mm套头表现出色,松下计划推出更多定焦镜头,配合适马的L卡口镜头,预计未来一年内会有更多选择。然而,S5在追焦和镜头群方面仍有待完善,但对焦系统已有所提升。对于S1和S1R,S1的价格更低,性能在年底更新后接近S5,且屏幕分辨率更高,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有的松下S1R采用了一枚约4700万像素的全画幅CMOS(无低通滤镜),支持4K、60p的视频拍摄,并且在4K、30p拍摄时支持全像素信号读取功能。松下还为它设计了需要付费解锁的额外功能,用户购买单独的秘钥后,可解锁4:2:2 10bit内录4K、30p视频,4K 60pHDMI输出以及V-Log等专业视频拍摄功能。
相机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
CCD防抖的原理就是将CCD安置在一个可以上下左右移动的支架上,先检测出是否有抖动,由于使用陀螺传感器,抖动的检测与其他公司基本相同。然后传感器检测出抖动的方向、速度、移动量。检测的信号经过处理,计算出可以足以抵消抖动的CCD移动量。
最早推出防抖概念的是日本尼康公司,在1994年推出了具有减震(VR)技术的袖珍相机。次年,日本佳能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支带有图像稳定器的镜头EOS 75~300mm f/4~5.6 IS,
其中IS是影像稳定系统(Image Stabilizer)的缩写,这就是习惯上提到的“防抖系统”。 防抖,到目前为止,分三大类型:光学防抖、电子防抖和感光器防抖(CCD)。
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相机,采用的防抖模式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包括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两种。
相机防抖,是为了降低用户在手持相机拍片时因为抖动而造成的出片率低而产生的技术。其原理就是相机的防抖机构检测用户手持相机时产生的抖动,然后通过处理器运算,计算出用户手持相机时的抖动状态和抖动量,进而控制相机的防抖机构产生相应的运动,来抵消用户手持相机所产生的抖动,使得相机在拍片是能够以稳定的状态获取画面,提高出片成功率。
原理相同,但是实现防抖功能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具体来说就包括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两种方式。……机身防抖是防抖机构控制相机的图像传感器产生运动抵消抖动的状态。镜头防抖是防抖机构控制镜头中某一组镜片组产生运动抵消抖动的状态。虽然原理不同,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一般来说,单反相机采用的是镜头防抖。微单相机采用的是机身防抖。如果用自家的单反镜头转接到自家的微单机身上,据说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可以共同起作用,带来更强悍的防抖效果。
但是,防抖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好用的……手持状态下,防抖肯定是有用处、有效果的。但是如果上三脚架拍摄的话,防抖功能就要关闭了……这是因为相机防抖的设定是针对手持拍摄时的低频振动而设计的。上三脚架,就是高频振动的状态,防抖机构就无能为力,甚至会起反作用了……所以,这时候就要关闭防抖了……副厂镜头必须关,原厂镜头最好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