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行业用户画像(如何通过用户精细化运营,积累品牌用户资产)

拥抱热烈的夏天

家居建材行业2020年如何在线上营销?

家居建材行业2020年如何在线上营销? 5月19日,中国领先的产业数字化研究与咨询机构爱分析发布了《中国营销数字化行业趋势报告》。

除了深挖语音购物的潜力,叮咚音箱更致力于成为无界零售核心基础设施。

“新家装修好了,家具家电也都到位了,但是还是看上去不好看,背景墙上空荡荡的,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不知道要怎么装饰好。”网友小凡说出了她的烦恼。

“商家平台发单 红人1秒接单”嘀嘀模式,结合抖商数据系统,大数据匹配商家达人,精准识别商家商品用户画像,精准对接符合爆款商品用户画像的带货达人。

如何通过用户精细化运营,积累品牌用户资产

首先,要建立起全面追踪体系,把每一个用户标签化、画像化。 不断设计更新用户标签,精准地识别并分层用户,在一次次的接触中贴上相关标签。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始终保持品牌用户画像和真实人群的契合度,基于准确分层的用户标签体系,才能提升用户运营效率,大幅砍掉用户维护成本,甚至为产品服务迭代提供参考信息。

智能家居与大数据的关系大数据是更深层的价值举一个例子,我们用智能手机绝不是只为了打电话,同样,智能家居也绝不仅是为了把家电连接起来。智能家居比智能手机更深入用户的生活,因为在日常的24小时里,智能家居可以不间断的“监控”着用户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用户的日常数据被收集并上传。

举例,家电行业会根据用户购买的时间,猜测用户现阶段的购买需求,在系统内将用户划分为“换新需求”“新装套购需求”“设施升级需求”三大类,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推送“以旧换新”“套购满减”“高端推荐”等不同刺激点的营销服务。

直接与消费者面对面“亲密接触”,在本次的促销盛会当中,三峰家居现场为所有用户展出了多种爆款产品、广受消费者喜爱的明星产品、以及全新门款及全屋定制产品。

AI 自动识米、自动进米,自动洗米,自动加水,自动加热和保温,全流程自动完成,让用户回到家就可以吃到一碗香喷喷的好米饭。互通互联是智慧家居发展的最终生态,不同于其他各大厂商仅仅停留在手机终端和线下产品的互联,美的志在实现家电之间的互联、家电与人的互通。

人工智能主要包括的内容有:python基础与科学计算模块、AI数学知识、线性回归算法、线性分类算法、无监督学习算法、决策树系列算法、Kaggle实战、海量数据挖掘工具、概率图模型算法、深度学习原理到进阶实战、图像识别原理到进阶实战、图像识别项目、自然语言处理原理到进阶实战、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

家居行业怎样实行精准营销?

谢谢邀请。 家居行业的精准营销通过互联网还是相对比较好做,毕竟在这个需求与供应相对可以通过大数据来进行的时代下。

食品和饮料:包括比利时的巧克力、法国的葡萄酒和香槟、意大利的橄榄油和奶酪、西班牙的橄榄油、希腊的酸奶和橄榄油、波兰的苹果酒等等。

首先,分析一个品类先要来看品类受众。QuestMobile显示:21年家电内容的受众主要年龄在25-45岁,且以女性消费者居多,其线上消费能力在1000-3000占了总比例的86.6%,这些消费者主要分布于三四线城市,根据这样一副基础的行业用户画像,品牌可以从80-90后三四线城市的女性消费者着手布局营销策略了。

内容领域偏好与搜索决策 教育培训、服饰鞋包、食品饮料、旅游、家居家装等是热门搜索领域。其中,出行旅游、教育、3C家电行业搜索流量年同比增长显著。在不同性别用户偏好上,科技数码和食品饮料受男女用户共同喜爱,而其他领域则有性别倾向。

分析的背景     最近小家电类目的订单数量、产品浏览量、搜索数量等都有所下降, 现在运营同事计划对小家电类目进行一次季末促销活动,希望你能针对小家电的用户特征给出一些建议。

海尔U 作为传统家电行业转型智慧生活开放平台的代表,经历了新概念和技术应用层面的多次重要变革,凭借U 大数据,以数据驱动智能,通过智慧客厅、智慧厨房、智慧浴室、智慧卧室等场景海量的大数据建立思维模型,知识图谱,为不同用户画像,实现定制场景、定制服务、定制交互。

全域用户运营到底该怎么玩?

全域用户运营的玩法 1. 数据驱动,精准分析 企业在实施全域用户运营时,首先要重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利用用户行为数据,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偏好和痛点,将有助于制定更为精准的运营策略。 用户画像:通过数据分析,构建用户画像,清晰划分用户群体。 行为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判断用户的行为习惯,发现潜在趋势。

在这个碎片化的信息时代,益赞智能名片让每个用户都能用个人品牌连接世界,自由的传播自己的声音,并收获专属的机遇和财富。

已经有房地产公司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用户画像、土地规划、商业地产开发等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制造业 制造业过去面临生产过剩的压力,很多产品包括家电、纺织产品、钢材、水泥、电解铝等都没有按照市场实际需要生产,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欢迎各行业老板创客加入教头工坊,迈向财富自由的人都来这里了! 正文 当抖音用户规模、使用习惯、人群画像等具足的情况下,商业运营的价值就越来越凸显。 企业通过在抖音的品牌营销,不仅能获得曝光、扩大影响力,而且能与年轻用户直接沟通,为品牌的年轻化提供更有力的营销依据。

... 生活馆的档次不足以支持。 从家具跑到家居用品,比较正常;直接跳到服饰,没有成功的例子,消费者还不适应。

电商用户画像建模

用户画像:通过算法聚合成一类实现用户信息标签化。

—确定的标签:比如用户购买了或者收藏了某个商品等

—猜测的标签:比如用户的性别,是男性的概率0.8,另外还有很多模型:孕妇模型,潜在汽车用户模型,用户价值模型

比如:用户活跃度(活跃,沉睡,流失,未购买)

用户分群:电脑达人,数码潮人,家庭用户,网购达人,奶爸奶妈,单身贵族,闪购用户,时尚男女等

--根据用户消费的情况来提取的客户标签,用以了解用户的消费情况,消费习惯

客户消费订单表标签:

购买信息:客户ID,第一次消费时间,最近一次消费时间,首单距今时间,尾单距今时间,近30/60/90天购买次数/购买金额(不含退拒),最大/最小消费金额,累计消费次数/金额(不含退拒)

累计使用代金券金额,客单价(含退拒),常用收货地区,常用支付方式,退货商品数量,退货商品金额,拒收商品金额/数量,最近一次退货时间,各地点下单总数/总额,上下午下单总数/总额

购物车信息:最近30天购物车商品件数/提交商品件数/购物车成功率/购物车放弃件数

提取标签的作用:

确定用户什么时候来的,多久没来了:第一次消费时间,最近一次消费时间,首单距今时间,尾单距今时间

最近消费能力:近30天购买次数(不含退拒),近30购买金额(不含退拒),近30天购买次数(含退拒),近30天购买金额(含退拒)

总体的消费情况:最小/大消费金额(可做个性化商品推荐),累计消费次数(不含退拒,可以计算客单价),累计消费金额,累计使用代金券金额(代金券爱好)

消费属性:常用收货地区,常用支付方式

购物车习惯:最近30天购物车次数,最近30天购物车提交商品件数,最近30天购物车商品件数,最近30天购物车放弃件数,最近30天购物车成功率

退货和习惯特征:退货商品数量,拒收商品数量,退货商品金额,拒收商品金额,最近一次退货时间

用户购物时间及地点习惯:各下单地点总数,各时间段下单总数

—根据客户购买类目的情况提取的客户标签,用以了解类目的购买人群情况

客户购买表标签:

客户ID,一级/二级/三级分类ID/名称,近30天/90天/180天购买类目次数/金额,累计购买类目次数/金额,累计购买类目次数/金额,近30天/90天/180天购物车某类目次数/金额,累计购买类目次数/金额,累计购物车类目次数/金额,最后一次购买类目时间/距今天数

--根据客户购买商店的情况提取的客户标签,用以了解商店及品牌的购买人群(做品牌营销等)

客户购买 商店表标签:

用户ID,商店ID/名称,品牌ID/名称,最近30天购物车次数/商品件数/提交商品件数/成功率/放弃件数,最后一次购物车时间,最近90天商品排除退拒商品件数/金额,最近90天货到付款订单数,最近90天退换件数/金额,最近90天拒收件数/金额.

用户购物模型:

用户忠诚度模型:

—将用户营销相关的常用标签放到一张表中,方便使用

客户营销信息表:

客户ID,营销手机号,第一个有效订单来源/地址/手机号,常用的手机号,常用的收货地址,不同收货地址的数量,客户分群,活跃状态,用户价值(重要,保持,流失等),纠结商品,纠结小时

主要来源表:

用户表,订单表,活动表,购物车表,客户品类分群模型,用户价值模型

客户活跃状态模型:

用户价值模型

--根据客户参与活动的情况提取的客户标签,用于了解用户对活动的参与情况,以进行活动的策划

客户活动信息表内容标签:

客户ID,用户促销明个度,满减促销敏感度,打折促销敏感度,换购促销敏感度,满赠促销敏感度,购买力分段,品牌偏好,品类偏好,颜色偏好,败家偏好,冲动偏好,累计积分,已用积分,可以积分,累计代金券数量/金额,已用代金券数量/金额,过期代金券数量/金额,可用代金券数量/金额

标签作用:

确定用户喜欢那种活动类型:用户促销敏感度,满减促销敏感度,满赠敏感度,打折促销敏感度,换购促销敏感度,团购促销敏感度等

促销敏感度模型:

--根据用户购买的活动类型订单数与金额数已判断其属于哪类人群

用户有什么偏好:店铺偏好,品牌偏好,品类偏好,颜色偏好

用户指数:购买力分段,败家指数,冲动指数

用户购买力高中低模型:

—从购物车,客单价来判断

用户购买力高中低端模型:

指数模型:

--根据客户访问的情况提取的客户标签以了解访问习惯

客户访问信息标签:

最近一次/第一次pc端访问日期/session/cookies/pv/使用浏览器/操作系统/,最近一次/ 第一次app端访问日期/操作系统,最近一次/第一次访问ip/访问城市/省份,近7天/15天/30天/60天/90天app端/pc端访问次数,近30天pc端/app端访问天数/访问并购买次数/访问pv/访问评价pv/ip数/,app及pc端各时间段访问的次数

该文章来自邱盛昌老师的慕课视频笔记:

链接: http://www.imooc.com/learn/460/

版权声明:本页面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为用户自行发布,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E-mail:284563525@qq.com

相关阅读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